最近,上海二手房挂牌量 激增 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当下的这个节点,把二手房挂牌出售。
有些空军这时候就跳出来:
房东不看好楼市,都开始抛售套现了!
我觉得事情没有这么悲观。
我们总是说,买卖房子最好的节点: 买在无人问津时,卖在人声鼎沸处 。
现在挂牌变多了,说明更多的房东对当下抱有较大的预期。
口罩三年,很多人被打乱了 置换节奏 。
而且,这三年,讲真的,很多人对于居住的 需求越来越清晰 ,也坚定了换房的想法。
既然要开始置换,那第一步肯定是卖房。
这也是为什么,感觉年后一下子挂牌量都上来了。
因为在去年年底,楼市比较低迷,除非已经看好了下家,周期上比较着急,否则没有人在低迷期无缘无故把房子挂出来卖掉的。
而年后, 市场一下子起势了 。
这就更加坚定了改善的节奏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,先是带看量一下子起来了。
成交数据在2月份表现也不错,这才有了挂牌量激增的现象。
而新挂牌量的背后,其实还有很多库存二手房。
过去三年的成交的确是不理想,很多在这两年挂牌的房子,如果房子竞争力不够, 成交周期 就会被拉的很长。
所以,前面的积压库存,加上年后的新增房源,突然一下子就给人感觉,挂牌量上来了。
而且,为什么成交没有提升,挂牌量反而一下子上来了?
还是之前我们说的那样,现在的市场上,大部分都是改善客群,新鲜的刚需血液已经非常少了。
而挂牌的房子中,老破小、远大新或者说是小户型的 刚需房子,占比非常大 。
整个目前二手房挂牌中,蓝色的1房,和橙色的两房,占据整个挂牌量的 70%以上 。
这就导致了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。
必须要先把房子卖掉,才好去做下一步置换的动作。
除了改善之外,更多人开始 资产整合 。
就是把家庭里面,多出来的老房子,或者不是那么好的房子卖掉。
然后换成新房,或者房龄新一点的优质二手房。
比如,把几套老破小卖掉,换一套核心板块的次新大户型,或者干脆去打新,买一套大平层。
事实上,很多敏锐的人,在20年就开始做着手资产整合这件事儿了。
当时,在前滩,很多摇号的90后,95后,都是父母把家里的房子卖掉,然后用孩子的房票,来置办优质的资产。
过去, 这类人,在打新的群体里,占比非常高。
但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敏锐。很多也是这三年里,看出了市场的变化,看到了分化,才决定把手上的房子去换一换。
虽然有点晚,但还不算太迟。
为什么我说,是因为置换,因为资产整合,把更多房子拿出来挂掉。
都不肯承认大家看空楼市。
很简单。
这些挂牌的人,都是在上海有房产的人群。
所以,他没理由,在这个时候,把房子卖掉,去做看空这件事情。
因为卖掉之后呢,这笔钱拿来做什么?
我们的绝大多数人, 除了置办房产之外,真的没有比买房更简单的渠道,让资产保值,增值的。
这是过去十年,上海房产、CPI、M2的增幅速度。
有房的这批人,前些年也都是吃到过房产涨幅带来的红利。
他们是既得利益者,更没有理由看空。
我绝对不会相信,到如今,还会有把房子卖掉,孤注一掷去炒股的傻X。
炒股,有。但是,卖房去炒股,这种千年的韭菜我真的不相信。
那投资呢,投资什么?就算是开公司,做实业,也只需要拿房子去做抵押贷款,今年抵押贷款利率又这么低,干嘛非得卖房呢?
所以, 理由只有一个,就是 置换 。
而且,一定是在上海的置换。
全国也就这么几个为数不多的城市,未来可以一路看涨。
放眼全国的城市群,长三角依旧有很大的竞争力。比上海更坚挺全国找不出几个。
而 这个阶段,最不可能的就是,卖掉房子,把现金握在手里。
现在大家都知道ZF在印钱。
大水漫灌,就是迟早的事情。
就是看这个水,最后会引流到哪里去。
有房的人群,在前些年已经见识过通胀带来的资产涨幅。
没必要把房子卖了, 手上捏着大把的现金等着被稀释。
可以这么说,现在最具有安全感的人,应该就是,住着还不错的房子,有贷款,工作稳定的小家庭。
存款不多,贷款压力也不大,有自己舒适的居住环境。
这种就算是大水灌下来,几乎没什么冲击力。 既有贷款来抵御通胀,又有优质资产在通胀下增值。
不要说什么失业率,现在很多我们网上看到的,或者某音上看到的失业潮,毕竟是少数。
失业开始拍视频卖惨,那些没拍视频的大多数都还在努力搬砖挣钱。
有时候,过于悲观,真的不是什么好的事情,会让你错过很多机会。
现在破局的关键就在于, 新鲜的刚需
刚需上车买房,然后改善卖掉房子,去置换更大的户型。然后一步步的往上推。
水就盘活了。
但问题在于,现在好多年轻人,直接躺平了,不愿意结婚,也不愿意买房。
其实说白了,就是因为不愿意承担压力,对未来比较沮丧。
这还是信心的问题。
所以这两年,其实上海落户的门槛已经放低不少,落户的人数也比前些年多了很多。
就是这个道理,吸收大量的刚需性优质人才。
前端的事情解决了,后面的一切运作才能正常进行。
不过, 上海的购房门槛,今年大概率是不会变动的。
如果不变动,其实大家反而心安一些,毕竟,门槛越高的东西,越是有价值。
说明 上海,还没有到需要放低门槛的地步。
对于置换的客群,其实没什么可说的,就是尽快卖掉房子做置换。如果房子的条件一般,割肉也无妨,市场分化,有些硬件设施不太好的房子,后续也很难涨了。
对于刚需客群,还是信心的建立。
如果上海都不值得信任,还有什么值得相信呢?